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部分地方政府畅通民意“不及格”

转载 2009-02-24 《解放日报》
[导读] 近年来,地方政府设置市长热线、建立政府网络、开办信访窗口的新闻常见诸报端,这说明政府职能在改变,政府作风在改进,政府形象在改善。然而,倘若以“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的标准来衡量政府的作为,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日前,《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以“地方政府开通民情民意通道,你们那儿通了吗?”为主题,推出一个调查报告。调查显示,96.8%的网友回答是“不通”,超过一半的网友说政府的热线电话很难打通,发过
    近年来,地方政府设置市长热线、建立政府网络、开办信访窗口的新闻常见诸报端,这说明政府职能在改变,政府作风在改进,政府形象在改善。然而,倘若以“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的标准来衡量政府的作为,仍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日前,《人民日报》和人民网以“地方政府开通民情民意通道,你们那儿通了吗?”为主题,推出一个调查报告。调查显示,96.8%的网友回答是“不通”,超过一半的网友说政府的热线电话很难打通,发过去的邮件也石沉大海。虽说民意调查具有随机性,百分比也只能是一个约数,但这个调查报告所反映的相当一部分地方政府在“充分尊重并畅通民意”方面属于“不及格”,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

  尊重并畅通民意,形象地说,就是“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就目前我国的政治生态来说,前者尚可,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政令、指示大体上能通过多种渠道一竿子到底,“下达”速度快、面积广。当然也有例外的,贵州的瓮安事件、甘肃的陇南事件,似乎政府有关部门没有出来生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地方存在着强烈的官民对立情绪。这两个非常偏僻的地方,官方的信息不公开,导致在事件发生之后,流言纷传,从而酿成大事。

  至于说到“下情上达”,有些地方常会出现“梗塞”现象。就以上述调查报告所统计的各种沟通方式的使用情况来说,有事直接上门找相关部门的人占37.5%,拨打热线的人占25%,发邮件、发帖、发短信的人占30%,4.5%的网友采用传统的书信联系。既然电话打不通,邮件不回复,发帖被认为“网络消息不可靠”,发短信是造谣,书信可能连被有关人员拆开的运气都没有,那么还是直接上门。于是乎,有些地方的上访呈上升趋势。这些都是“下情上达”发生“梗塞”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风暴来袭时刻,一定程度的经济减速在所难免。原来被掩盖的一些社会矛盾可能会深度凸显,社会不满的情绪和声音可能会增多。怎么面对这一局势,将是对政府执政能力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强调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型来应对危机。其实,需要转变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方式,更有社会管理方式。“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必须齐头并进。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