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成效更要抓好抓实
转载 2009-01-14
《解放军报》
[导读] 扩大内需,无疑是眼下中国经济的一个热频词。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拿出4万亿“真金纯银”,扩大国内需求,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引领中国经济穿越急流险滩,意义非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稳住自己,就是对世界最大贡献,就是为当前波谲云诡、过度恐慌的国际经济市场送上了一副“镇定剂”。如今,在中央和各地的努力下,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已初见成效。正如温家宝总理近日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所
扩大内需,无疑是眼下中国经济的一个热频词。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见底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拿出4万亿“真金纯银”,扩大国内需求,遏制经济下滑势头,引领中国经济穿越急流险滩,意义非凡。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稳住自己,就是对世界最大贡献,就是为当前波谲云诡、过度恐慌的国际经济市场送上了一副“镇定剂”。
如今,在中央和各地的努力下,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已初见成效。正如温家宝总理近日在江苏考察工作时所说,中央出台的一揽子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已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开始见到效果,一些企业产品销售开始回升,库存开始减少,用电量开始恢复,一些经济指标有好转迹象。
总理的一席话让人颇感欣慰,也更坚定了人们战胜危机、渡过寒冬的信心。但同时,总理也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无论是落实中央政策,还是地方、企业采取的措施,都不能耽搁、半途而废。要抓紧、抓好、抓实。措施早一点落实,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就会多一份力量,企业就会减少一些损失。
如何抓紧、抓好、抓实?山西省的做法无疑是一个表率。据媒体报道,近日,山西省在未来两年内安排的6500亿元扩内需投资单已经排出“进度明细表”,涉及基础设施、民生、“三农”、能源保障等7个领域的投资盘子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有了投资“进度明细表”,扩内需投资的计划性、针对性就更强,钱就能够更多地花在“刀刃”上,其带动经济增长的效应就更显著。
进一步透视山西的“进度明细表”,我们发现,这是一个着眼于长远发展的科学安排,它以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治理为“关键词”,以扩大内需为契机,认真查找制约区域长远持续发展的薄弱环节,把功夫下在“最短处、最痛处、最急处”。
应对危机,任重道远。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扩大内需计划进一步落到实处,要抓紧、抓好、抓实。抓紧,就是要争分夺秒,持久攻坚,同危机进行拼搏;抓好,就是要用科学发展应对危机,在新一轮投资热潮方兴未艾的情况下,绝不走单一投资扩张的老路,按照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优胜劣汰的要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抓实,就是要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目的,拒绝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用“又好又快”的发展走出危机。
责任编辑:caosongb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