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经济周刊》与广大读者朋友共同经历了种种难以预料、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也一起见证了中国经济迎难而上、破浪前行的磅礴气象。2009年,《经济周刊》将力求以国内国际两个视野,紧紧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主题,继续服务大局,更加关注民生,坚持创新不止,将我们的目光与大家的关切始终对接交融,密切研究跟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客观地报道好您身边的亮点、热点、难点。
2009年,《经济周刊》与您同行。让我们携手为中国经济加油鼓劲!
——编者
增收减负促消费
人民网记者 崔鹏
2009年消费政策:
——1月1日起,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将上调10%左右,这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五年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城市低保补助水平等也将继续提高。
——国家将继续较大幅提高水稻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家电下乡”将在全国推广。据测算, 4年内,4类补贴产品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亿台。
——国家将在促进自主创业、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等方面出台一系列举措,扩就业,增收入。
——国家将进一步促进流通企业发展,降低消费成本。今、明两年,国家将新建和改造一批农家店和农村商品配送中心,完善城市社区便民服务设施,满足居民便利消费、放心消费需求。
徐文友(山东济南董家镇张而村村民):
我家三口人,家里种了两个草莓大棚,每年能收入4万元。但现在看新闻,都知道经济形势不好,钱不好赚。全家衣食开支倒没啥大变化,但大项上算计了。本想寒假里带孩子去威海玩,可是要花1000多元,现 在还是取消了。
村里有不少外出务工人员提前返乡了。往年他们回来后,都兴高采烈的,家里也会添置一些新物件,现在明显不一样,花钱更小心了,而且都为2009年到哪儿去打工犯愁。农民挣钱不容易,像我们种大棚的,就希望能多卖一些货,化肥再便宜些;出去打工的就盼着企业能正常开工,这样也有机会赚些打工钱。
专家点评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拉动消费,根子在提高收入。必须切实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升消费能力,并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要下力气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预期。政府应更多承担起改善民生的责任,增加公共财政支出,健全社保体系,解决最紧迫的养老、医疗、失业几大保障问题。
下一步,应考虑建立与CPI挂钩的工资增长机制,出台刺激经济和资本市场发展的举措,稳定居民收入的长线预期。进一步放松对服务业的管制,拓展旅游、文化、休闲等消费热点,鼓励住房、汽车合理消费,加强消费安全监管等。
当然,提高收入、完善社保,会增加企业成本和财政支出压力,须处理好相应关系。
投资“杠杆”再加力
人民网记者 顾仲阳
2009年投资政策:
——2008年四季度政府启动1000亿元投资,对拉动2009年经济增长将起到积极作用。到2010年底,全国计划投资4万亿元。
——今后3年,全国将新建约400万套经济适用房,总投资约6000亿元,创造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国家将对国有林业、农垦和煤矿棚户区等进行改造和建设,3年投资约1000亿元。
——铁路将安排工程投资6000亿元,可创造600万个就业岗位,消耗钢材2000万吨,水泥1.2亿吨,拉动全国GDP增幅约1.5%。
——2008年底新增200亿元中央水利建设投资将带动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建筑开发、电网设备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新增51.5亿元农业建设项目投资可直接带动地方和农民投入上百亿元。
王美娟(北京市四惠建材城某陶瓷店经理):
如今生意不好做。12月28日是2008年最后一个星期天,要搁往年,这时候业务非常好,我们在元旦前后都会打折促销,但现在就特冷清,一整天店里也没来几个人。不光是我这一家,整个建材城都不见了往常的热闹,商铺之间的通道也显得宽敞了许多。
去年房地产本来就不景气,下半年金融危机越闹越厉害,建材行业受影响非常大。今年希望大环境能好点,但也不能干等,准备多进点低价位的商品。像每平方米30元的瓷砖,卖得就稍好些。今年国家要盖很多保障性住房,对这类商品的需求一定会增加。
专家点评
中国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实现保增长目标,投资是见效最快的手段。但在扩大投资的同时,要防止一哄而上、投资“大跃进”、低水平重复建设,注意促进结构优化。
扩大投资,光靠政府不行,还要带动民间投资。很多企业家“现金为王”,有钱不敢投,这一状况要快点改变。政府可采取贴息贷款等形式,积极鼓励民间投资投向环保等短板领域,投向农业等回报率较低、民间投资涉足不深的领域,让财政资金发挥“四两拨千斤”功效。目前,对民间投资开放程度不够的领域,如铁路、银行、保险等,都应加快对民间资本开放的进度。
2009年,政府还应加大对失业、社保的投资力度,刺激消费潜力。
困境之中稳出口
人民网记者 李刚
2009年出口政策:
——我国将对受冲击严重的轻工、纺织、钢铁、有色等9个行业进行扶持。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轻企业负担;建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鼓励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
——1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此次退税率调整涉及553种产品。
——国家进一步调整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以及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从禁止类目录中剔除。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缓解企业资金难,拓展企业生存空间。
苏建国(广东广州市海联公司总经理):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建材五金、人造石材及各种工艺品生产和出口。过去,我们同美国、欧洲的建材商合作一直很好,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去年欧美的单子下降80%。
情势艰难,今年只能主动寻找新机会。去印度考察时,我发现那里到处都在大兴土木,对金属拉手、人造石材以及成套的建筑五金装饰品需求很旺盛,生意有的做,目前公司在印度市场的销量同比增长150%,中东、巴西等其他新兴市场也成功启动。这正应了一句话:东方不亮西方亮。
专家点评
广东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金融危机强力来袭,外贸出口难免此“劫”,出口增速在2009年可能继续减缓,但保持外贸稳定增长仍有不少有利因素。
首先,拥有自主品牌、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商品出口比例明显增加,机电产品逐步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形象,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我国轻纺等劳动密集型日用消费品在国际市场上性价比优势明显,金融海啸让西方消费者钱包缩水,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更有优势;中国过去更多关注欧美等西方市场,现在不得不更关注印度、巴西、东欧等新兴市场,这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危机对中国企业也是机遇。谁笑到最后,谁就笑得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