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30年,我们满怀豪情

转载 2008-12-19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读]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总有一些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 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0年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路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满怀信心和豪情,隆重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盘点30年改革开放造就的光荣与梦想。 此时,全球经济尚未从金融风暴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总有一些决定命运的关键时刻。

  30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由此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30年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一路前行的中国共产党人,满怀信心和豪情,隆重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盘点30年改革开放造就的光荣与梦想。

  此时,全球经济尚未从金融风暴的阵痛中醒来,人们重新审视自由资本主义,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地球的东方,评论“中国模式”,打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或许是我们总结30年的一个视角。中国的复苏与崛起,曾被称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如今不同于西方的成功发展模式,又“激发了世界关于制度的丰富想象”。30年改革开放,只是历史长河里短短一瞬,却带来了中国社会千年未有之变局,带来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从当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世界坐标,回望改革开放30年历程,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变革产生了两大成就:一是从经济面临崩溃的“后发展国家”,成长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以30年的飞速进步,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二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30年的探索实践,打造了独具魅力的“中国模式”。

  经济活力,制度吸引力,这两个方面的成就,来自于30年未曾停歇的改革开放步伐。从这两个坐标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价值,看中国共产党人的创新和探索,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确认这不同寻常的30年,把中国送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当然,中国的改革并非一路凯歌。如果说30年改革开放,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前所未有的跨越,给国家以富强,给社会以进步,给人民以信心,那么我们也不讳言,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并非一路坦途,改革越向前推进,触及的矛盾就越深,碰到的难题就越大。今天我们回望30年历程,就是要从历史的遭遇中汲取智慧,学习并继承开拓者的勇气,增强在挑战和危机中奋起的信心。

  我们要看到,在利益不断分化的今天,我们的改革应当从“利益倾斜”转向“利益兼顾”,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和谐,改革开放才能顺利推进。

  我们要看到,困惑与难题的存在,对于破解困难的呼吁、建议甚至质疑,并不是改革的拦路石,而恰恰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动力。只有通过坚定不移的突破与攻坚,实现新的层次上的社会满足,才能打消疑虑、破除困惑,进一步形成共识、形成合力。

  深化改革是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令人欣慰的是,在辉煌的成就面前,执政党有着冷静的清醒,“过去先进的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这样的话语,传递出中国继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改革未有穷期,中国还在路上。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