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检查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关键阶段,核心任务是找准问题,理清思路,进行对照检查,提出解决办法。作为分析检查阶段中心环节,分析检查报告是学习调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改落实阶段的主要依据。只有真正找准问题,整个学习实践活动才能把准脉搏,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根据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问题找得准不准,直接关系分析检查报告质量。一份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必须充分反映实际情况,充分体现群众意愿,充分凝聚集体智慧。体现在内容上,一要紧密联系实际,结合群众对领导班子提出的意见,进一步明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本部门本单位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学习调研形成了哪些共识;二要全面回顾十六大以来贯彻科学发展观情况,简要概述取得的成效,全面梳理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三要明确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的突出问题、经过努力在一段时间内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四要提出本部门本单位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
能不能把问题找准,是一个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方法问题。端正的态度,就是要勇于发现和暴露问题,敢于正视和面对问题,绝不隐瞒和回避问题,做到剖析自己不怕严、接受意见不怕刺、亮出问题不怕丑、触及思想不怕痛。找准问题,必须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面对各种问题,要反复征求意见,既要分清轻重缓急、大小难易,切实认真负责地对待,又要找准事关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找准关乎民生的突出问题,找准能力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起草。要突出检查和分析两个环节,避免把分析检查报告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总结。
撰写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环节,时间紧、要求高、任务重。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继续发扬前一阶段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良好作风,切实把存在的问题找准,把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透,把解决问题的措施搞扎实,力戒图形式、走过场等不良现象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