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特色文化描绘军营新天地——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见闻录

转载 2008-12-13 《解放军报》
[导读]看电影——为心理训练服务对于潜艇部队来说,如何锤炼艇员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生成战斗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个基地对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一直很重视,然而在军事演练中还是出现了有的专业尖子由于心理原因掉“链子”的现象。要突破心理训练的瓶颈,就必须对训练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创新。那么文化工作能为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水平做些什么呢?一次在组织新战士实施战场环境心理训练时,心理专家建议组织大家看电影。于是,政治部宣传处成为心
  看电影——为心理训练服务

  对于潜艇部队来说,如何锤炼艇员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生成战斗力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个基地对官兵的心理素质训练一直很重视,然而在军事演练中还是出现了有的专业尖子由于心理原因掉“链子”的现象。

  要突破心理训练的瓶颈,就必须对训练方法手段进行改革创新。那么文化工作能为提高心理素质训练水平做些什么呢?一次在组织新战士实施战场环境心理训练时,心理专家建议组织大家看电影。于是,政治部宣传处成为心理训练活动的组织者之一。

  训练口令下达后,新兵们来到了一间黑幽幽的屋子里。突然,一艘红方潜艇出现室内显示屏上。紧接着,蓝方的反潜舰艇发现了它,并投下了深水炸弹。为了避开攻击,潜艇冒险开始了极限深潜。在水的压力下,艇壳发出“嘎吱”、“嘎吱”的变形声,高保真的音响和逼真的光声电所营造出的战争氛围,愈发让人觉得恐怖,不少新兵的额头上和手心里冒出了汗,心理承受力达到了极限。

  然而,当这番“折腾”过后,日光灯开启,大家才慢慢缓过神来:“哦,原来是看电影?!”实践证明,新兵们通过这种方式的特殊训练,信心指数大幅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增强。

  现在看电影已成为这个基地官兵心理素质训练的手段之一。当然,他们还通过其它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官兵临危不惧、处险不惊、纷繁不乱的战场胆量和智慧。基地投资数百万元,引进了国内先进的心理测试评估系统,建成“战场环境心理训练室”和“战场行为模拟训练场”,构建起海军第一个功能齐全的心理行为训练中心。

  在这个中心,通过设置“信任背摔”、“战胜恐惧”、“挑战极限”、“飞跃自我”、“合力冲击”、“湿爬发射管”、“闸套逃生”等14个既是训练内容又是文化活动的项目,进行心理品质训练,通过战场环境模拟、凶险战争场面刺激,给心理训练带来新的突破,使艇员对未来战争的残酷性有了深刻的心理体验。

  饮食文化——官兵吃出新感觉

  前不久,笔者走进即将出海远航的某艇员队食堂。墙上的食谱显示,荤菜以牛肉、鱼虾为主,还有海参,素菜中豆类制品较多,汤也以豆浆类为主打。而再到刚出海回来的另一艇员队食堂,看到食谱显示的伙食就“差”多了,荤菜很少,尽是些素菜。饮食供应站高级营养师昃锋介绍说,即将出海的官兵需要在陆上较好地储备能量,以满足海上高消耗的特点。而出海归来的官兵由于在海上时间较长,生物钟产生变化,肠胃蠕动受到影响,此时若以大鱼大肉进行“大补”,不仅起不到快速恢复体能的效果,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此时应多食芹菜等粗长纤维的蔬菜,配以清淡的主食,才能更好地为人体吸收,并排出在深海中体内积累的毒素。

  基地后勤部长朱海东告诉笔者,“构建以科学、健康、文明、安全、舒适为主要内涵的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才能吃出新健康”。

  他们每月出版一期《饮食与健康》,介绍科学的饮食方法和各种食品的营养成份,使艇员不断增强对合理膳食的认识;每季度邀请地方营养专家讲解科学饮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投影滚动播放就餐食谱、营养分析和温馨提示。随着知识的普及和教育的不断深入,官兵们心中的科学膳食理念越来越清晰,对基地实施的新供需体系也越来越理解,饮食理念逐渐由过去的“吃饱吃好”向“吃出科学健康、吃出营养品味”转变。

  文明的就餐行为是构建饮食文化的内在要求。他们通过基地综合信息网、黑板报、座谈会等多种载体,倡导文明就餐、微笑服务;协助各艇员队制定《文明就餐标兵评比实施细则》,每月开展“文明就餐标兵”和“最佳服务之星”“双向互评”活动,从一言一行、着装仪表、卫生习惯等方面进行文化规范。

  良好的就餐环境是构建饮食文化的要素之一。他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对就餐环境全方位改造。在餐厅安装大屏幕电视、环绕立体声音响,摆放各类鲜花,悬挂令人赏心悦目的美术作品,使艇员在就餐的同时,愉悦了身心,陶冶了情操。每周组织全体炊事人员进行一次烹饪操作训练,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最佳厨师”和“服务之星”评选活动,还经常评选“节约之星”,对入选者又拍照又录像,还在网上滚动播放有关新闻,吸引大家的眼球。文化活动与吃喝拉撒睡紧密结合,发挥的作用可真不小。

  休闲文化——陶冶情操健身心

  一天晚上,笔者路过这个基地的一家水兵俱乐部,被里面传出的悠扬乐曲吸引住了。

  走了进去,但见三三两两的水兵有的一边嗑着瓜子看电视,有的喝着饮料闲聊,有的在静静地沉思,很是温馨浪漫。

  一位三级士官说:“我们水兵的业余文化生活一点也不比地方的差,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以文化育人,以文化管人,现在已是这个基地特色思想文化建设的亮点之一。基地袁誉柏司令员对笔者说:“捆绑式的管理,能捆住人却捆不住心。而文化管人,却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趋势,适应了官兵的心理需求。”

  若不是亲眼目睹,真难以相信文化能发挥出如此大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基地副政委王殿斌介绍说,以前基层领导时常为控制外出人员比例犯愁,如今,95%的官兵业余时间都是在部队度过的。尤其是近三年来,基地范围内未发生一起私自外出上网、酗酒和涉足不健康场所的违纪问题。

  用特色文化管人,管在无形中,官兵们心系各类活动,尽情挥洒快乐。每逢周末假日,在造型别致的多功能厅,可纵情放歌;在内容丰富的军营局域网,能尽情“酣战”;在具有国际赛事标准的体育场馆,可任意施展球技;在藏书数万册的图书阅览室,能恣意遨游知识的海洋……濒海临风,环境幽雅的海军首家“水兵健身广场”,成为官兵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夜幕下的“水兵音乐广场”,景象更加迷人,三五成群的官兵踩着旱冰鞋,伴着如水的音乐翩翩起舞……还有独具特色的兵湖公园,长长的“文化走廊”刻满了“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文韬武略”的诗词歌赋,在此真是乐不思蜀。

  海边,多功能的水兵俱乐部依然人头攒动,远航归来的水兵们,在放有贝壳海螺、各种造型的彩色烛灯的光影里,在美妙音乐的抚慰中,惬意极了。
责任编辑:liqiuli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