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是“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中东多国领导人近日致信联合国,呼吁美国等对中东和平进程有影响力的各方加大推动巴以和谈的力度,确保巴以问题得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解决。新当选的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也吁请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尽快实施“阿拉伯和平倡议”,化解巴以矛盾。以色列看守内阁总理奥尔默特则表示,希望奥巴马执政后继续推动实现巴勒斯坦建国,并促使巴以达成和平协议。
看来,巴以双方都在期待着奥巴马的“中东新政”。综合考量奥巴马的竞选纲领及组阁班底,其中东政策的大体轮廓已初显端倪。而维护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巩固美国在该地区事务中的领导地位,仍将是奥巴马政府制定中东政策的出发点。
注重修正布什政府的过失和偏颇,重塑美国形象,将成为奥巴马中东政策的首要任务。近8年来,美国政府发动了两场战争,并强迫阿拉伯国家“民主变革”,致使中东国家怨声载道。在和平进程上,布什政府第一任期对巴以和谈作壁上观,打破了巴相对平稳的政治生态链,造成今天的严重分裂,断送了和平良机。第二任期虽意识到解决巴以冲突的重要性,但为战后的窘境所困而心余力绌。布什政府中东政策的失误足以成为奥巴马政府的前车之鉴,促使他采取较温和的政策,并增强对巴以问题的调解力度。
同时,奥巴马有可能会弱化单边色彩,适当借助多边力量调解巴以和谈。布什政府依靠硬实力,以新保守主义思维单边构筑其中东利益,而这也成为美国无法解决中东问题的主要原因。奥巴马则有可能加大与有关各方立场的协调,以合力破解巴以困局。这折射出美国在中东的地位受到挑战、各方对中东争夺加剧以及中东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战略态势。
客观看,奥巴马推行“中东新政”的时机不错:阿巴斯新当选巴勒斯坦总统,以色列明年2月大选将产生新总理,届时,奥巴马业已执掌白宫,新领导人的接踵亮相为解决巴以问题提供了契机。但是,奥巴马也面临一系列制约因素,尤其是美国正步入经济衰退,当务之急是拯救经济,其次才是寻求外交建树。因此,短期来看,奥巴马很难兑现他一接任即加大促和的诺言。此外,美国有长期偏袒以色列的传统,据传将被提名任国务卿的希拉里又比较“亲以”,她能否做到不偏不倚值得关注。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称,不论谁上台,美以关系都不会受到影响。有阿拉伯媒体认为,奥巴马优先考虑的将是以色列利益和确保美国在中东的石油供给,其中东政策不会奏出新的曲调。
在美国政府换届的背景下,各方期盼巴以冲突能够降温并在美国的推动下步入谈判解决轨道。但由于巴以问题的复杂性,推动谈判取得突破性进展需要超强的政治能量和娴熟的外交技巧,这些对奥巴马都是不小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