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在合俊玩具厂塑胶棒上嬉戏的孩子。 |
![]() |
图为超其特玩具工艺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
因投资矿业
合俊玩具应声倒闭
人民网记者 吴 冰
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工商之一——合俊集团旗下在广东东莞樟木头镇的两家工厂,合俊玩具厂和俊领玩具厂同时宣布倒闭。当天,香港合俊股票也宣布停牌,停牌前每股只值0.08港元,15个月时间,股价缩水幅度高达95%。
据樟木头镇党委书记李满堂介绍,当地镇政府及时出手救助,垫付了2400万元员工工资,尽力确保合俊两家工厂6500余名员工合法权益,目前全部员工已领取到补发的欠薪。
在美国金融风暴的冲击下,合俊集团旗下的两大玩具工厂,为何没能躲过这次全球性金融海啸?它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合俊控股集团成立于1996年,是港资上市公司。合俊主要按OEM(贴牌加工)基准从事制造及销售玩具,产品70%以上销往美国。世界玩具五大品牌中,合俊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包括为全球最大的玩具商美泰公司提供OEM业务等。
合俊过去一直努力想转变单一委托加工模式的企业,并为此做过多种尝试。从2005年开始,合俊每年投入500万元,开展自己的设计及自家品牌业务。
2007年6月,合俊集团意识到过分依赖加工出口的危险并试图转型,开始谋求多元化发展路径。同年9月,合俊进军矿业,收购一家持有天成矿业95%股权的公司股权,天成的主要业务是在福建开采贵金属及矿产资源。这次收购总代价在1.33亿元至4.1895亿元之间。跨行业的资本运作令其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沼。
今年对合俊更是雪上加霜。上半年,因合俊业务严重依赖的美洲市场陷入困境,导致其亏损2亿港元。6月,合俊在樟木头的厂房遭受水灾。水灾造成存货受损约6750万港元。这成为压垮合俊的最后一根稻草。
业内人士表示,合俊倒闭主要是投资失误和水灾引起。但合俊集团东莞樟木头工厂的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倒闭显然也受到金融风暴冲击。代工企业没有品牌优势及技术优势可以依靠,唯一靠的是成本优势。其生存高度依赖于大客户,本质上仅是一个生产车间。所以,这也可以说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关闭的案例。
玩具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今年以来,国内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融资困难、出口退税率下调,加上国外检测费用增加,面对困境企业经营管理稍有不慎或决策失误,都会导致企业陷入困境。
因自主创新
超其特玩具迎风挺立
人民网记者 顾 春
一个可爱的玩偶娃娃坐在面前,你告诉“她”:“你真漂亮!”娃娃回答:“你也很美!”但如果你说:“你真丑!”娃娃会回答:“讨厌!”这个能用21种语言与人对话的智能玩偶娃娃,正是浙江义乌超其特玩具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最新产品,在中国玩具总体出口锐减的严峻形势下,这一智能玩具已经为公司获得上千万美元的订单。
1998年成立的超其特,产品全部出口,外向依存度高达100%。从一开始,公司就走上了自主创新的路子,早就自主开发出会跑、会笑、会吹哨子的玩偶娃娃,高科技含量使产品大受欢迎。由于材料环保,档次高,使得超其特比同类企业利润高出近一倍。“金融风暴没有影响到产品利润。估计今年公司产值将达1.5亿元,利润率将在10%以上。”公司负责人彭林说。
2006年,超其特拿到了浙江省玩具业首张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公司常年有20多个设计人员,每年花在产品设计上的直接投资都在100多万元。认准自主创新,这是超其特保持竞争力的最大法宝。”彭林说。不满足于贴牌生产,超其特在国外销售也打自己的品牌,目前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一国选定一家大型代理公司,建立自己的品牌信誉度。
受金融危机影响,超其特公司10月的客户订单微量下降。这场危机在彭林看来,是挑战也是机遇。“目前公司生产正常,市场受到影响不大。而且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出现。”危机带来洗牌,大量“低、小、散”的玩具厂家倒闭、退出,使得超其特的发展更加有利:上海玩具展,义博会上,竞争对手少了,新客户发展余地更大。在义博会上,超其特产品直接吸引了多家国外大公司代理商来厂看样,洽谈合作。
面对复杂形势,超其特积极应对:一是苦练内功,“强身健体”,不再谈快速扩张,而是利用这段时期,整合公司资源,巩固产品质量,争取更好信誉。市场前景看好的人工智能玩具将进一步开发,推出系列产品;外部市场的可能性风险,使得公司眼光转向国内,已经找好合作公司。“我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彭林说。
赢在专注(快评)
唐 帅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同样很无奈。
主业渐成气候之后,辛苦创造的利润,何以“尽其用”?“外面”恐怕不是唯一的答案。
同样的玩具主业,同样的出口导向,同样的危机,超其特依然挺立,合俊却轰然倒塌。
都着眼转型,都不满足于贴牌生产,超其特专注主业,认准自主创新,着眼增加产品利润率。合俊偏离主业,瞄向风马牛不相及的矿产行业,妄想创造资本运作神话。
超其特、合俊,它们不同的命运,就是对专注的最好褒奖。
外面的诱惑,容易让人迷失。尤其是资本市场狂热之时,短时间内不断膨胀的财富,更让大多数人癫狂。
这个时候“心痒痒”、耐不住寂寞,被资本市场迷住双眼、盲目推行多元化,可能就是酿成大祸的开始。
要知道,资本运作既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能让人一贫如洗。
专注主业,在任何时候都是对企业最好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