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让困难成为“垫脚石”

转载 2008-11-14 《新华日报》
[导读] “把困难置于头顶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就是‘垫脚石’。”前不久,在苏南举行的一次工业经济座谈会上,一位基层干部用如此形象的说法,道出了对眼前这场金融危机影响波及的看法。寥寥数语,掷地有声,让人久久难忘。它对于我们如何正视困难、应对危机,颇具启示意义。让困难成为“垫脚石”,彰显的是战胜挑战、跨越难关的豪气。应当看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全球蔓延,向国内实体经济的传导也日益
   “把困难置于头顶是‘灭顶石’,把困难踩在脚下就是‘垫脚石’。”前不久,在苏南举行的一次工业经济座谈会上,一位基层干部用如此形象的说法,道出了对眼前这场金融危机影响波及的看法。寥寥数语,掷地有声,让人久久难忘。它对于我们如何正视困难、应对危机,颇具启示意义。

  让困难成为“垫脚石”,彰显的是战胜挑战、跨越难关的豪气。应当看到,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全球蔓延,向国内实体经济的传导也日益显露。出口下滑、原材料跌价、房市低迷、经济增速放缓……这些似曾相识却又不尽相同的困难,既考验着人们的应对能力和智慧,更检视着迎难而上、共克时艰的信心与勇气。眼前的困难,其实是大家共同的困难,是全球性的。要说贷款难,全世界流动性都不足;要说经济增速,各国都放慢了步子。认清形势,沉着应对,完全不必由于畏惧危机而成为“从众的羊群”,更不应放大悲观论调,弥散恐慌情绪。江苏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连续1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一直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即使在今年遭受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在外向度高、影响面广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主线,形成了快于全国、好于周边的格局。这是凝心聚力、逆势而上的成果收获,更是应对更大困难,保增长、促发展的现实动力。

  让困难成为“垫脚石”,体现的是困难中发现机遇、赢得机遇的意识。当前经济面临的挑战人所皆知,而对各种机遇的把握却须各显其能。国家和省相继出台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较快增长的10项重大举措,既是经济发展弹性和回旋空间的表现,更是促进企业回暖、行业复苏的难得契机。一条新铁路,拉动的是钢铁、机车、通信、电缆等一大批产业;一个新项目,加快的是产品的升级与调整,将带来市场竞争力的提升。这需要以分秒必争的姿态去争取、去落实。国际金融危机形成的资产价格缩水,为我们进口先进设备、收购资源性矿山和国外知名品牌提供了良机。以较低价购进一流设备,在市场低迷时提升装备水平,而在市场复苏后高效率生产,可以迅速占据产能调整缩减后留下的空间。当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泰铢一泄如注。国内一家有远见的企业果断出手,赴泰国低价收购大批鳄鱼,如今已在广东番禺形成了巨大的产业链。这便是金融危机中临危择机的成功实例。

  让困难成为“垫脚石”,传递的是困难面前急速行动、步步为营的信号。经济发展中遇到困难和风险在所难免,要发展就会有矛盾、有困难,但是不发展肯定没希望、没出路。脚踩困难这块“垫脚石”,可以站得更高、谋得更远。这需要舍弃观望,及时行动,该上的项目尽快上,该找的市场照样找。由“从紧”到“适度宽松”,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已经营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银根松动,项目审批松动,过去想上项目批不下来,现在国家鼓励社会资金积极投入,没有理由不放开手脚、闻风而动。除了超常规推进一系列重大项目,当前,我省有的地方举办展会并免收企业参展费用,确保企业稳固市场占有率,留得市场在,留得客户在,就会留得企业在。有的地方对重点企业跟踪服务,对新的增长点周报、旬报、月报,形成了完整的数据库。有的地方鼓励企业利用停产、半停产的间隙实施技术改造,市场清淡人不闲。这些积极应对之举,无形之中增强了信心,反过来又激励人们持续应对可能遇到的更大困难。

  气可鼓,不可泄,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让困难成为“垫脚石”的勇气和准备,再大的风险,相信也会化解到最低点;再大的困难,相信也不会沦为压在头上的“灭顶石”。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