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孟庆喜和马庄村:22年,从负债46万到产值1.83亿

转载 2008-11-04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导读]村官档案——————————————————————————————孟庆喜,男,1948年1月出生,汉族,江苏徐州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现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副镇长兼马庄村党委书记,徐州市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十运会火炬手,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 为了乡亲们的微笑“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孟庆喜当上马庄村党支部书记走

村官档案——————————————————————————————

  孟庆喜,男,1948年1月出生,汉族,江苏徐州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现任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青山泉镇副镇长兼马庄村党委书记,徐州市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江苏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全国十大杰出村官,全国十运会火炬手,2008北京奥运火炬手。

 

 为了乡亲们的微笑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这是孟庆喜当上马庄村党支部书记走马上任第一天时立下的誓言。为了这句话,他付出了22年的心血和汗水。孟庆喜之所以22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民为本,走共同富裕全面发展的道路,支撑他的就是一种萦绕在心头,永远挥之不去的共产党人执着的信念,那就是——心系百姓,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创业:为马庄村插上经济腾飞的翅膀

  孟庆喜的创业史,还是从他接任村支部书记那时开始的。

  1986年初冬,孟庆喜被正式任命为贾汪区青山泉镇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庆喜清楚地记得任命当天,从乡党委大院门口走出,他没有和往常一样跨上自行车急着往家里赶,而是一路推着车,边走边思考,他瞬间感觉到两个肩头沉甸甸的。孟庆喜是马庄村生人,担任过团支书、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对马庄的一切了如指掌。全村有637户,2300多人,四台50型拖拉机,都是10多年前买的,有一台常年卧病不起,三台是老弱残疾;村办一个砖厂,烧的是老式马蹄窑,设备也十分陈旧;还欠了银行46万元的贷款……

  他从组建运输队开始了创业之路。马庄村内有国营权台煤矿和一家地方煤矿,发展运输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孟庆喜决定把四台旧拖拉机处理掉,贷款购买了解放141型汽车,组建村运输队,他的这一决定得到了全村干部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印着马庄运输队的汽车满载着货物奔驰在大江南北的公路上时,人们都赞叹道:“马庄人如今走出了家门!”几年来,这个运输队的足迹走遍了全国20多个省、市,为马庄村创造了几百万元的收入。

  在发展村办企业的过程中,孟庆喜注重实事求是、量力而行。1987年,他依据马庄村地下资源丰富的实际,提出兴建一座年产10万吨煤的中型煤矿,得到了上级政府和全村群众的支持。这个煤矿建成投产每年将为国家集体创造近千万元的利润。面对这些资金的使用,孟庆喜心中已另有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他在党支部、村委会和广大群众的支持下,把资金投入到地面工业和农业上,先后办起了砖瓦厂、化工厂、面粉厂等10多个企业。地面工业的产值与地下工业的产值基本相等,形成了农、工、商、贸综合发展的格局。

  在80年代末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后,孟庆喜带领支部一班人制订了“地下积累,地面发展”的工业发展新目标。关闭小煤矿之后,孟庆喜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以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为突破口,以地面工业为主攻方向,推动工业经济由传统型、粗放型向高新型、集约型发展的新思路。经过多年的努力,马庄村现已建成了以纺织、制衣等为主体的16家核心企业。2007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83亿元,人均收入8210元,人均住房面积超过60平方米,连续多年被市区表彰为“工业先进村”、“工业十强村”,初步实现了工业经济由“黑”到“白”的嬗变。

  文化:为马庄村打造闻名全国的品牌

  提起马庄村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农民乐队”。

  富裕的农民需要快乐的生活。眼瞅着乡亲们农闲里无事可做,老孟就急在心里。平时喜欢吹拉弹唱的他,心里便萌生了办“农民乐队”的想法。1988年,“苏北第一支农民铜管乐团”正式在马庄村成立了。

  记得刚成立乐队那会,村里人参加乐团的积极性不高。孟庆喜是挨家挨户地宣传,并从家里拿出5000元,为乐队购置了乐器。在孟庆喜的鼓动下,村里人参加乐团的人数多了起来。孟庆喜为了提高乐手们的技术,特意到徐州请来了专业的音乐老师给大家上课。乐团先是在村里进行演出,渐渐地名声大了,马庄村的农民乐团终于走出了村子,走向了全市、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

  如今的马庄农民乐团拥有固定和流动的灯光音响、大型移动舞台设备,固定资产达到了300多万元,已成为一个集歌舞、曲艺、杂技、器乐等一体的大型综艺团体。很多城里人是送文化下乡,可是现如今是孟庆喜送文化进城。农民乐团成立二十年来,先后为中央、省、市、县(区)大型社会活动、各级领导来宾、厂矿机关、部队院校演出近6000余场次。1997年参加中央七台春晚,2007年4月应邀赴欧演出并获意大利国际音乐节第二名的好成绩。乐团多次先后获得世纪之声全国歌曲大奖赛银奖、团中央“五?四红旗团支部”、等大小奖项几十个。另外,乐园更主要的收获是“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现在,乐团有偿服务一个接一个,有时一天要分几拨,实现了文化产业化,取得了较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马庄村用组织农民乐团来促进全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的做法,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以及各级媒体的大力宣传,为马庄村、贾汪区、徐州市,甚至江苏省争得了荣誉,起到了广告所起不到的效应,成为马庄村最有效的广告公司。

  孟庆喜还以农民乐团为骨干,组织群众开展了诸如升旗仪式、周末舞会、农民运动会等喜闻乐见、文明向上的文体活动,使村民们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马庄现象”。

  马庄村的群团组织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工会、民兵、共青团、妇联、治保、民调根据各自特点开展活动。妇代会组织了庆“三?八”及敬老院座谈会。团总支是“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妇代会是江苏省“四好妇代会”。“向陋习告别,树时代新风,为马庄增辉,做文明村民”已成为村民们的自觉行动。民兵营建设更是三年三大步,“八队一兵”被贾汪区推荐申报中华之最。2000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新时期模范民兵营”,2001年被南京军区表彰为“先进民兵营”,2002年被军委总参、总政表彰为“全国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先进单位”。

  惠民:为马庄村营造和谐的新农村景象

  走进马庄,无疑你会被一个崭新的新农村所吸引。这里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村中心迎宾大道、金马腾飞雕塑、农民文化广场等景点点缀其间,村庄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良好气氛,被誉为“乡村中的都市”一点都不夸张。

  从1990年开始,孟庆喜按照全村一盘棋的整体规划,突出中心村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大公益事业投入,创造、营造、保护优美的人居环境。他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投资930万元从事中心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并改造老村庄5个,拆除影响整体规划的房屋院落45处。现全村拥有楼房420栋,人均住房面积超过了60平方。为促进中心村的建设,村里对村民按规划要求翻建的厨房、旱改水厕、太阳能配套的楼房,按每栋补助10吨水泥,2万块红砖给予村民进行补贴。有了这么好的政策,村民当然积极响应,短时间内村容村貌便焕然一新。现在马庄的中心村,各自然村主道全部达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全村实现了“路通、自来水通、电话通、闭路电视通”。

  “三分投入,七分管理”。孟庆喜创造性地实施了富有本村特色的“家庭档案”制。对全村的卫生、用水等进行“记分式”管理。广泛开展争做“十星级文明户”的活动,使全庄人生活在一个安乐祥和的农村小康社会中,全村形成了“党风正、民风淳、人心齐、效益增”的良好局面。具有马庄村特色的管理体制—“马庄村家庭档案管理”现已被作为成功经验推向全国。

  为了能让乡亲们真正过上好日子,孟庆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的思路来规划马庄的发展,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2004年某苏南客商计划利用马庄村闲置煤矿院落投资2000万元的印刷厂,遭到孟庆喜断然拒绝。他说:“我们坚决不能上这样的污染项目,给我们也给子孙留下无穷的后患。”

  孟庆喜注重民生、民意。他把每月的25日定为马庄村“民主理财日”,把一月来收支情况逐笔进行公布,由村组两级理财小组进行审核,群众有疑问的由民主理财小组负责解释。村委会的重大决策、举措都请村民代表参与表决并督促检查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了“小人大”作用。2008年1月30日马庄村又成功一票直选了新一届村委会,选民到会率和投票率均达到了90%以上,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成为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和谐融洽的经典范例。

  2002年,孟庆喜在全市率先实施建设“秸秆气化户户通工程”。这是一次造福于村民的工程,是孟庆喜注重可持续和谐发展的又一杰作。经过努力,秸杆气化管道供气户户通工程在2003年1月调试并验收。03年春节马庄村村民用“秸杆气”吃上了饺子。为了让农民享受新型能源的实惠与便利,真正让利于民,孟庆喜又按每户150元的标准给予农户进行补贴。目前,这项工程一次解决了210户村民的用气,预计年底可达410户。马庄村“秸秆气化户户通工程”为民谋得了实惠,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江苏省省长的梁保华同志在2004年3月29的省“快报”上专门作了“推广马庄秸秆气化经验”的重要批示,他还于2005年10月亲临马庄视察了这项工作。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