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我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转载 2008-11-03 薛志伟  《经济日报》
[导读] 今年以来,国内严重的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影响。11月2日,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请他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辩证分析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未变马建堂介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未变,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上是好的。他指出,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好坏,主要看经济增速、物价涨幅、国际收支和就业形势四个
  今年以来,国内严重的自然灾害、国际金融市场的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影响。11月2日,记者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请他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

  辩证分析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未变

  马建堂介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未变,国民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上是好的。他指出,分析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基本面的好坏,主要看经济增速、物价涨幅、国际收支和就业形势四个方面。

  经济增速方面,我国经济仍然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虽然三季度我国国民经济增速有较多回落,但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仍达到9.9%,这一速度高于改革开放以来9.8%的年平均增速,而且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普遍低迷形成鲜明对比。同时,我国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前三季度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5.8%,增速虽然回落,但快于2002—2006年平均增幅;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19.4%,增速虽然回落较多,但扣除石油加工、电力行业,增速在36.3%,接近高增长的去年增幅。

  物价方面,我国控制通货膨胀取得明显成效。尽管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为7.0%,仍高于去年,但从动态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自5月份以来已经连续5个月回落,9月份同比涨幅已回落到4.6%,逐步回落的趋势明显,且从8%以上调整到5%以下只用了6个月时间。

  国际收支方面,依然保持高额顺差。前三季度,尽管增幅同比回落4.8个百分点,我国出口仍增长22.3%,达到10741亿美元;进口更是增长29.0%,加快9.9个百分点,达到8931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810亿美元。前三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44亿美元,增长39.9%,比上年同期加快29.0个百分点。

  就业方面,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36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94%;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40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8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人数119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的119%。同时,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65元,同比增长14.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971元,增长19.6%。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

  此外,我国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总产将创新的历史纪录,连续5年增产,生猪生产在多项政策的作用下已经恢复,猪肉供应趋于稳定,对有效应对国际粮价飞涨、控制国内通胀起了积极作用。

  坚定信心 国民经济仍将平稳较快发展

  除了保持良好的基本面之外,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牢固、活力强劲、潜力巨大,具有很强的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克服国内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对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要保持坚定的信心。马建堂用四个“力”来概括了信心的来源。

  一是供给能力强大,雄厚的物质基础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牢固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提高。农业、能源、原材料供给能力迈上新台阶,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形成了纵横交错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水利环境、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显著加强,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退耕还林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或向前推进。

  二是需求潜力巨大,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存在着较大的需求潜力。尽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居民生活水平都有了显著改善,但从人均水平看,仍处于较低水平,投资和消费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从投资需求看,交通、住房等仍需要大量投资。2007年我国每万人铁路长度为0.6公里,美国2005年为5公里以上,日本近2公里;我国每万人公路线路长度为27.2公里,美国2005年为220公里以上,日本2002年为90公里以上;我国人均能源生产量为1251公斤标准油当量,美国2005年为5501公斤标准油当量。另外,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需要大量投资。2007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44.9%,世界平均水平2006年为49%,高收入国家为78%。城镇化的推进、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比较弱,仍需要大量投资。

  从消费需求看,居民在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方面仍有较大潜力。2007年我国每千人机动车拥有量为33辆,美国2005年为814辆,日本2004年为586辆;我国每百人因特网用户数16个,美国为73个,日本为74个;我国每百人拥有电话数69个,美国为139个,日本为115个。相比之下,在农村的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更低。另外,在服务消费方面更有挖掘的潜力。

  三是活力不断增强,体制机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成就了30年来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作了全面部署,宏观调控体系也在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包括对产权制度、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社会保障体系等的改革和完善,都将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同时,我国众多的企业面对危机表现出的机遇意识和调整意识,说明企业内部活力也在不断增强。

  四是宏观调控能力明显提高。30年来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既能灵活地使用财政政策,又能适时地实施货币政策,并能娴熟地综合运用财政、货币、产业和外贸等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针对特大自然灾害,及时采取了“一手抓抗灾救灾,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方针;针对经济减速压力加大,及时采取“保增长、控通胀”的宏观调控措施,力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针对国际金融危机恶化,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缓解了外部冲击的不利影响。加之当前我国外汇储备已近2万亿美元,居民储蓄超过20万亿元,较为充裕的资金使宏观调控的空间较大。

  抓住机遇 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马建堂强调,尽管迄今为止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基本正常,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某些方面还有加深的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面之广、影响度之深超出预期。目前主要经济体单方面或联手采取的措施并没有使金融危机出现转机,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还在继续。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恶化已经并将继续影响我国的实体经济。

  马建堂指出,当前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对我们既是一个巨大挑战,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同时一定意义上也是个机遇,应努力争取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当前不少地区产值结构已经发生良性变化,传统产业增速降低、高新技术产业增速上升;有的地区低附加值产业外迁、高附加值产业加大了投资;有的地区开始优胜劣汰,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很多企业也抓住机遇,在人才、销售网络、品牌、研发等方面积极拓展。

  因此,马建堂认为,我们拥有良好的基本面,牢固的发展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应对,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力度,就一定能够渡过难关,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shishiyan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