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解放日报:“红头文件”为什么“下错”?

转载 2008-10-30 解放日报
[导读] 国庆之后,某县的群众,到政府机关办事。可是跑了几个局,均只有一人留守。那么公务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都到县内某古城游玩去了。说这些公务员旷工出游,说一批批干部公费旅游?也不能怪他们———原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为了“扶助”这座古城的“旅游开发”,下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去古城游玩,每人收费150元,由各单位用“福利待遇”等方式支出……所以就有了一出出“空城计”。这“空城计”的上演,不免使人
    国庆之后,某县的群众,到政府机关办事。可是跑了几个局,均只有一人留守。那么公务员到哪里去了呢?原来都到县内某古城游玩去了。说这些公务员旷工出游,说一批批干部公费旅游?也不能怪他们———原来该县县委、县政府为了“扶助”这座古城的“旅游开发”,下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去古城游玩,每人收费150元,由各单位用“福利待遇”等方式支出……所以就有了一出出“空城计”。

  这“空城计”的上演,不免使人想起了也是“红头文件”的另几出好戏———某地番茄大丰收,但是市场滞销,卖不出去,于是也是县委县政府,下发“红头文件”,指令所属“干部职工”每人要买100斤番茄,以“帮助渡过难关”;某地房市清淡,商品房卖不动,于是也是市政府出来“购空置房”以“消化存量房产”……

  这几个“红头文件”的“救市”,都是出于好心。新辟旅游景点,花了那么多钱,少有人去,于是政府来“托”;番茄一时卖不出去,于是政府来“吃进”;至于房市的低迷,由政府来“埋单”,更是一种“救”法了。然而这些“红头文件”,大家都说“下错”了。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政府定位。我们的各级政府,固然要促经济发展,要“救”要“托”。然而政府是什么角色呢?是规则的制定者,是市场的“黑衣人”,而绝不是亲自下场踢球的前锋、后卫、守门员。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原则上是不能就这样“下水”去“托”一家一户的;公共财政作为全民所有,也是不宜于轻易拿来“救”一部分企业的。毛主席有一句名言,说国家财政的收支决定政府行使权力的范围,说的就是这个大道理。其实“红头文件”的下法,反映的也是政府是不是越位,是不是错位的大问题。

  这个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尤其是近些年来一直在讲,行政体制的改革,本也已使政府角色和职能越来越回归本位,但为什么近期以来,下错“红头文件”的事此起彼伏、复又重来呢?因为我们的经济形势严峻了,不少企业碰到困难了,于是一些政府部门心急火燎。这种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些“救”法,“托”法却不对。不对就不对在复又走上行政包办,政府包揽的老路,又来当“保姆”喂“偏食”了。

  政府固然要帮助企业渡难关,但是政府主要是制订政策,搞好环境,产业导向这几条。一不能重新回到越俎代庖的老路,再来一个大包大揽;二不能重演“谁困难谁得益”的旧例,要致力于解决行业共性难题,着力支持那些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三不能动辄公共财政埋单,须知靠“喂”,往往是“托”不了,也“救”不了的。

  “红头文件”屡屡“下错”的事儿,提醒我们注意被一个倾向掩盖着的另一个倾向,这就是我们有些同志,一遇到严峻形势,就容易回到老习惯上去,一碰到困难,就想走回头路。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我们只有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才是真正的出路,也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和摆脱目前的困难。这些下错了的“红头文件”,给我们敲响的一记警钟———文首所说的那个“红头文件”,其县委县政府已于这几天“终止执行”,并明确表示接受批评,“进行自查自纠,避免类似事情再发生”。我们欢迎这种知错即改的态度,但愿他们的“查纠”,能够引起大家的警觉!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