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消除“亮点”背后的“盲点”

转载 2008-10-28 宋修明 《解放军报》
[导读] 基层单位在全面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强项,无可厚非。但是,为了抓“亮点”而产生和留下“盲点”,就很不应该。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抓“亮点”原本是指通过总结推广某项工作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成果,以规范整体、指导全局、推动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被有些单位用偏了、用歪了,走向了极端,走进了误区。只重视单项冒尖,忽视全面建设,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当视线长时间盯着“亮
  基层单位在全面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强项,无可厚非。但是,为了抓“亮点”而产生和留下“盲点”,就很不应该。

  作为一种工作方法,抓“亮点”原本是指通过总结推广某项工作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成果,以规范整体、指导全局、推动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这种方法被有些单位用偏了、用歪了,走向了极端,走进了误区。

  只重视单项冒尖,忽视全面建设,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当视线长时间盯着“亮点”后,作为背景的全面建设就会逐渐模糊、虚化,最后成为“盲区”、“盲点”。这种用点上“开花”代替在面上“结果”的做法,使单位陷入“经验往上报、事故往外冒、工作往下掉”的怪圈。

  以亮遮丑,“亮点”变“景点”,但“暗点”成“盲点”。把“亮点”作为供上级检查、供外来参观,往脸上贴金、往身上聚光的“景点”。其实,“亮点”的后面,有很多丑陋的“暗点”。但是,在“亮点”的遮盖下,上级难以看到这些“暗点”,于是,“暗点”变成了“盲区”、“盲点”。

  抓“亮点”之所以产生“盲点”,是因为偏离了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抓全面建设需要下真功夫且见效难,抓基础性工作需要下苦功夫且见效慢,而抓“亮点”则省时省力且见效快。沽名钓誉、急功近利的心态使少数同志把科学发展观抛到脑后,为了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为了单项冒尖而牺牲整体利益,为了早出政绩而牺牲部队发展。

  部队工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离开全面建设的“亮点”,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消除“盲点”,“亮点”就不可能真亮、常亮;不弥补“短板”,战斗力就不可能巩固、提高。因此,我们应多干那些不能出名挂号,却对未来战争管用的事;多干那些一时难以见效,却对全面建设非常有益的事;多干那些形不成“亮点”,却能成为战斗力新增长点的事。要使“长劲”,防止和克服短期行为;使“韧劲”,对基础性工作舍得下功夫,基础年年打,建设年年抓。

  (作者单位:江苏省军区政治部)
责任编辑:caosongbing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