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视频 公告 双减 金融

望海楼:中国农民的大手笔

转载 2008-10-22 刘国昌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导读] 说来也巧,我们到北京平谷区挂甲峪村参观,恰好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中央在研究农村改革发展大计,我们在农村的先进村参观学习,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挂甲峪村是京郊农村的先进村、富裕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一员“干将”,他带领挂甲峪400多名村民勇于开拓,锐意创新,艰苦奋斗,在奔小康的路上绘就了一篇篇令人惊羡的新章节。来到挂甲峪村举目四望,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是绿树满坡

  说来也巧,我们到北京平谷区挂甲峪村参观,恰好在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中央在研究农村改革发展大计,我们在农村的先进村参观学习,实在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挂甲峪村是京郊农村的先进村、富裕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朝起是改革开放大潮中涌现出的一员“干将”,他带领挂甲峪400多名村民勇于开拓,锐意创新,艰苦奋斗,在奔小康的路上绘就了一篇篇令人惊羡的新章节。

  来到挂甲峪村举目四望,过去的荒山秃岭,如今是绿树满坡;过去住的是破旧房屋,如今是别墅二层楼。村民不再是种自家那爿地,全都到村里的专业公司上班;村里还发展旅游事业,使今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了2万元;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兴建新村之初,他们就十分注重环境保护。现在村里有太阳能路灯、住家有太阳能屋顶、无烟炉等。

  看到这些,笔者颇多感想。拿村里的别墅来说,在规模、设计、装修等方面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别墅楼与英国伦敦富人区的小洋楼相比,在外观等方面甚至还略胜一筹;环保方面做得与英国贝丁顿生态村竟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小山村能做到这种程度,令人交口称赞,一位同事说,这不愧是中国农民的大手笔!

  早在1997年的时候,张朝起就在发展规模经营上动了脑筋。他在保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期稳定的基础上,尝试在村里实行了股份制——按每家的土地多少入股;然后成立了5个专业公司,村民都到公司上班。这在当时是个新鲜事,引起了一些轰动,张朝起带领共产党员和村民在实践中摸索、完善,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张朝起干的这件事非同小可,这是涉及到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大问题。他们在当时的条件下之所以想做这件事,就在于通过实践痛切感到,要想把村子变富,必须发展规模经营,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将土地统一经营管理,按照规划稳步发展。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张朝起他们干对了,干出了斐然业绩。

  名声渐响,人们思忖挂甲峪村何以取得如此大的变化,有人说张朝起当过司机,见识多,路子广。也有人说他有文化(其实张朝起只有初中文化),形势看得清。笔者以为,这些都未说到“点”上,根本原因在于:一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二是张朝起和村民们的敢闯敢干精神。

  与张朝起交谈,他特别感念邓小平“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句话给他的无穷力量。他说,挂甲峪村120多户、400多人,基础条件很差,要在这种条件下走致富路,可谓困难重重。但我们坚信党的政策,苦干实干不动摇,硬是闯出了一条路。他还说,面对取得的成绩我们没有陶醉,还有新的规划:要挖掘地热,建温泉;要建空中交通设施,进一步发展旅游等等。此言壮哉!这番话道出了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真谛,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农民艰苦创业的雄心壮志。

  现在到挂甲峪参观的人越来越多,通过这个小村子的巨变,人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景象;通过这个小村子的脱贫致富之路,人们看到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将会有更大的拓展。刚刚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对今后农村改革发展做出了新的部署,人们完全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全国农村将会出现更多的挂甲峪村,广大农民将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新生活!

  (作者为本报高级编辑) 

责任编辑:shishiyan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