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作为国家领导阶级的地位不能动摇,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力军的作用不能削弱,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不能改变。”在中国工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祝词,再次重申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根本指导方针。
“170多万个基层组织,2.09亿会员,中国工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工会组织。这是祖国的骄傲和自豪,也是劳动者的信心与依靠。”“身处基层,我们要把工会工作作为毕生贡献的事业,把职工群众当成融入血液和生命的亲人。”“我们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改革开放共命运,与党和职工群众心连心。”……胡志强、杨丽、许振超、窦铁成、王倩、朱雪芹、李久林等劳动模范和职工代表的献词,让人热泪盈眶。
党中央的祝词,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工人阶级历史性贡献的充分肯定,是对中国工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高度认同。劳动模范和职工代表的献词,是工人阶级承担历史使命的共同心声,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发挥各级工会组织优势和作用的庄严承诺。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中国工会发展的速度令人注目。从2005年7月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国工会就开始探索和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重大问题。现在已经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就是强调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工会的领导,坚持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坚持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坚持维护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坚持独立自主、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工会对外方针等。有了这一明确答案,工会的前途更光明,工人阶级的未来更美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说到底,就是组织和带领工人阶级始终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最前列,坚持“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树立和落实“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工会维权观,促进企事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
工资协商,劳资双方已经步入双赢,这是工会的收获;
工会联盟,帮助农民工得到应得报酬,这是工会的行动;
外企建会,扩大维权的覆盖面和增强工会的凝聚力,这是工会的创举;
民主管理,在非公企业逐步推广,这是工会的尝试;
困难帮扶,把温暖送到职工群众心里,这是工会的长效机制;
推动立法,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工会的法律参与;
表彰劳模,彰显工人阶级风采,这是工会的精神支柱……
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国工会的特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会组织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有特色就有目标,有特色就有方向,有特色就有载体,有特色就有希望。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工会领域的鲜明体现。
劳动模范和职工代表说得好:“今天,中国工人阶级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工会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是振兴中华民族、创造美好未来的主力军!”通过党中央的祝词和劳模们诗一般的献词,我们相信,在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中,中国工会的前进步伐将会迈得更扎实,广大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将会得到更好的维护,中国工人阶级将会创造更多的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