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来了,
这7种习惯,老师提醒家长,
寒假里帮孩子补起来吧!
01
好习惯——广泛阅读
如果您的孩子语文不好,那一定要利用好这个假期,让孩子广泛阅读。通过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而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寒假正是孩子大量阅读的绝佳时期,家长要鼓励和引导孩子多读书、会读书。
1. 选好阅读题材,可以和孩子的兴趣相结合,也可以让孩子广泛涉猎各种题材,包括故事、传记、诗歌、名著、散文等。
2. 帮助孩子掌握最基本的阅读方法,学会浏览、略读、精读等。
3. 引导孩子学会做摘抄和写读书心得,尝试理解和鉴赏书籍,通过独立思考和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4.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孩子看书的时候在旁边玩手机、看电视,使孩子分心,提倡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
02
好习惯——有效学习
寒假期间,并不代表孩子可以不用学习。家长要帮助孩子,利用这个假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下学期打下基础。
☆ 建议:
1. 带领孩子提前预习未学过的新知识,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开学后也要坚持下来,预习做好了,学习就能事半功倍。
2. 引导孩子养成复习归纳的习惯。学习新知识的当晚,一定要及时复习、归纳,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形成知识网络。可以建立错题本,归纳易错知识点。
3. 引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思考,及时发问。家长解答不了的,就问同学,问老师。提问是主动学习的表现,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
4. 培养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专注力。孩子完成学习任务要有时间限制,从而督促孩子更加专心。零食、玩具、手机等容易让孩子分心的东西不要放在他的视野范围之内。
03
好习惯——做好计划
3. 因为突发情况原定计划执行不了怎么办?要教导孩子学会合理调整,重要的事情优先执行,实在完成不了的可以推迟,但要保证完成。
04
好习惯——外语晨读
很多孩子外语学不好,主要原因是平时开口少,学成了“哑巴外语”。坚持晨读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语感。平时要上学,早上时间太紧,现在总来得及了吧!
☆ 建议:
4. 通过读,促进记。晨读文章数量不必太多,内容不必太长。一个寒假,选取5-10篇左右的文章就可以。最好达到熟读成诵的地步。
05
好习惯——生活自理
孩子放假在家,正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的绝佳机会,家长绝不能过度溺爱,事事包办。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理生活能力后,不仅能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更能成为孩子以后在社会中赖以生存的根本。
☆ 建议:
06
好习惯——规律作息
假期期间,稍有不慎,孩子的作息就容易紊乱,影响开学后的状态。家长一定要注意,假期期间要引导孩子坚持规律作息,这对孩子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 建议:
07
好习惯——合理饮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合理的饮食与孩子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家长一定要注意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塑造出健壮的体格,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 建议: